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医疗,智慧医疗以人为本

来源:全球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时间:2020-06-19

6月18日晚,北京邮电大学-法国里昂商学院Global EMBA项目主办的“Makers Forum 创客先锋系列论坛 | 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医疗发展”线上讲座如期举行。本期讲座特别邀请法国里昂商学院人工智能商业分析教授丁文璿、原泰禾医疗集团信息部总经理李苇刚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海霞分享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互联网等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。

本期直播由法国里昂商学院GEMBA项目中心余玲慧老师主持并致开场辞。余老师对北京邮电大学-法国里昂商学院Global EMBA项目作了简单介绍,北京邮电大学-法国里昂商学院Global EMBA项目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数字化转型为特色的EMBA项目,也是中国最大的中外合作EMBA项目之一,项目致力于培养数字化时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客型企业家。

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以人为本

丁文璿教授以“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智慧医疗?智慧医疗如何以人为本?”为主题,向参与观看直播的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。

丁教授分析了机器智慧从哪里来,又将落地到哪里去的问题。她指出,一般人工智能侧重于统计和数据,而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则关注理解和创造。从宏观上看,人工智能(AI)提供了劳动力补充,AI成为一种数据决策的工具,而其作为合作伙伴也一定具备自我意识。从微观上看,医疗健康行业面临资源分布不均等关键挑战。患者难以获取医疗服务,对医生的专业知识、治疗质量不确定,需要积极、个性化的消费者体验,然而目前很多医疗机构难以实现。

丁教授表示,要从思想上建立预防+治疗+康复的认识,以患者为中心。智能技术通过创新医疗设备可以增强医疗人员能力,有助于改变诊断和治疗模式,从而引发当前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变革。众多大信息技术公司、创新公司、非医疗保健行业公司逐步涉足医疗保健、大健康领域,足见其发展趋势。

丁教授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医疗行业的变革进行了分析。机器智慧落地医疗健康行业,从电子医疗到移动医疗,逐渐转变为当前的智慧医疗,将来还会朝着具有认知能力的智能型医疗保健发展。万物互联下的智慧医疗保健,可以自动化地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并整理分析各种所接触的环境信息。

智慧医疗随之而来的,也有信息监管的风险。如何了解、匹配、分类、保护数据,加强监管控制至关重要。这也让智慧医疗变成了一种信息管理。丁教授表示,具有认知能力的智慧型医疗保健应该是能够学习、理解和适应所遇到环境变化,并做出决定,提供实施个性化、以人为本的治疗和医疗保健服务。

人工智能在智慧医疗领域的解决方案及未来趋势

随后,李苇刚总经理进行了线上分享。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多年的医疗信息领域从业经验,结合国内外、甲乙方多重经验,以及4家医院和1家医疗集团任职的丰富经历,李苇刚以切合时代发展的角度与大家进行了分享。

何为大数据?李苇刚介绍道,大数据的特征在于海量、多样、实时、真实。2020年,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,数据来源多样。通常所说的大数据思维又包括全样思维、容错思维和相关思维。李苇刚指出,在大数据时代,往往不是去找“为什么”,而应探究“是什么”。

李苇刚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定义。人类经历了蒸汽机时代、电气化时代、信息化时代,来到人工智能时代,这是一个以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机器学习、知识革命为引导的时代。全球各国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,国内科技公司纷纷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。

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在医疗领域具体有哪些应用呢?正如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所说,人工智能+医疗在智能问诊、智能分诊、医药研发、精准医疗等多方面起到了联动作用。例如通过语义分析实现病历结构化,辅助诊断、辅助书写,通过智能影响辅助决策,推进精准医疗,赋能生物制药,新药物靶向治疗等应用。

李苇刚表示,医疗数据作为一项新的生产要素,具有其独立的经济学特征。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,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。

虽然医疗数据本体不能共享,但是医疗数据价值应该共享。李苇刚强调,数据价值由“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平台”产生、管理和共享。隐私安全计算可以解决数据开放共享和隐私安全保护的矛盾,使原数据不离开数据平台,只输出数据价值。

互联网+中医模式 智慧医疗助力转型

李海霞主任从中医角度出发,分享了互联网与中医和心脏康复相关问题。从政策角度来看,大健康产业是十九大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中之重,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。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,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%。广安门医院全力打造的中医特色智慧医院,用互联网+中医特色+医保的理念,成为北京地区首家互联网诊断试点中医院。

李主任表示,中医是由道而术的医学,是设计出来的,设计蓝本就是河图洛书。目前中医发展缺的不是技术,而是思想。中医又分道法术器四个层次,阴阳五行就是一种数学模型。

中医的法和术,又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呢?李主任表示,中医创新不仅仅在于模式的创新,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,通过技术创新,复制优质医疗资源,增大医疗资源供给,进而缓解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。中医与互联网的结合,则是技术创新最好的方法。李主任与同学们分享了北欧远程中医药咨询病例,脉动传真机、经络诊断仪、经络治疗仪、179人工智能艾灸等诊断方式,对远程问诊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预估。

人口老龄化导致慢病康复逐渐被重视。李主任指出,康复医疗可以分为重症康复、手术康复、慢病康复三个情景。在漫长的病程中,如果有人工智能的参与,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。远程医疗、移动病房、可穿戴设备、云平台大数据管理、云平台医疗及健康服务等构成了未来的互联网+医疗的全流程系统。

李主任强调,大健康是未来医疗方向。中医需要通过智慧医疗还原中医的客观化,如果能借助人工智能,把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客观化,可以走出一条既有疗效,又能被认可的中医体系,也将造福人类。

讲座过程中,同学们踊跃提问,三位老师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。

科技创新方兴未艾,期待北邮-里昂GEMBA项目带给我们更多精彩前沿的内容呈现。

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

查看精彩视频回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