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志刚:宏观经济学,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智慧 | GEMBA《宏观经济学》课堂随笔

来源:全球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时间:2019-03-09

2018年岁末,北邮-里昂GEMBA项目有幸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袁志刚教授为我们EMBA学生带来精彩的《宏观经济学》课程。袁志刚教授主要在非均衡理论、就业理论、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、中国居民消费等研究领域和人民币国际化、金融体制改革、房地产、收入分配、全球化等宏观时事热点方面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。

本次课程袁教授总结了从经济增长,就业水平,通货膨胀来考察国家经济发展的三维模型,简洁、实用,使经济观察走出象牙塔,变成一门普通大众都可以掌握的技术。教授提出的市场主导,适度刺激的宏观调控理论,让大家从迷茫中看到了希望。

袁志刚 教授

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(EHESS)经济学博士
法国里昂商学院特聘教授
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
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
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

事实上,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各种宏观经济现象,宏观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,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。让我们来看看2018级秋季班班委汪晟和周阳阳同学的课后精彩有感吧!

从宏观经济现象看本质

汪晟 北邮-里昂GEMBA项目2018秋季班

汪晟同学是创客精神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。从事国际贸易行业16年,2008年开始自主创业,曾连续多年保持公司进出口额超亿元,在农产品、食品领域具备丰富的贸易运作经验。同时参与主导过多家创业型公司,涉足行业包括:婴幼儿早教、RFID、酒店清洁设备、餐饮食材供应链等。

十多年的外贸工作中,我长期关注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,但对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一直存在理解上的模糊区。这次袁志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,让我学会如何看到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,也让我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有了新的视角。

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很多“宏观经济现象”,比如产出增加、失业减少、通货膨胀、收入差距扩大等,很多现象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联性。通过凯恩斯理论的学习,我们总结了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IS-LM模型,以及用于总供给-总需求分析的AS-AD模型。在模型和曲线中,我们看到了各种现象之间的真实关联。我也在这种关联中看到了进出口贸易与就业量、国民收入等现象之间复杂关系。

简单均衡模型Y=(a+I)/(1-b)告诉我们,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b,投资I的增加与国民收入Y的扩大之间存在着倍数依存关系,增加一定量的投资会使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得到成倍的增加。这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,当一个部门增加投资时,为了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,它就要向其他企业增加支出,购买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,该企业的收入就会增加,消费扩大,并影响到其他企业,即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映,引起一轮又一轮的收入和消费的增长,产生乘数效应,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。

| 到底什么是外贸乘数效应?|

而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,属于“注入”,对就业和国民收入起倍增作用;反之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,属于“漏出”,对就业和国民收入起倍减作用。Y=(a+I+G+g)/[1-b(1-t)+n],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,才能提高国民收入,增加一国就业量。此时,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,即为外贸乘数效应。

外贸乘数效应很直观地说明了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。一个国家出口的增加就如同经济体系中任何其他的支出增量一样,通过乘数效应使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得以成倍的增加,对于需求不足的国家尤其如此。尽管现实中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极为复杂,但最具普遍意义的仍然是出口的积极作用,这也是为什么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原因。

了解了上述内容,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经济层面来解读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实质,也能对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在经济层面的积极意义有更为清晰地认知。

对我而言,能在这个合适的时间学习“宏观经济学”这门课程,非常欣慰。可以让我看的更透,未来可以走的更远……

水大鱼大,游出自己的一片天地

周阳阳 北邮-里昂GEMBA项目2018秋季班

周阳阳同学是江苏省烟草公司常州市公司财务委派室主任,主办科员,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专家,先后参与研发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十几项,参与完成省级市级创新课题若干个。

袁教授的讲课如醍醐灌顶,让人顿觉心中透亮,感触良多,心中多年隐约呈现,又找不到答案的问题。

| 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 |

第一个10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10年,农村包产到户,人民压抑多年的积极性突然爆发,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改革开放1.0阶段”;

第二个10年是明确方向的10年,“南巡讲话”后,大批体制内官员下海,借着改革的东风,在深圳、海南挖到了第一桶金,创办了一批我们今天都耳熟能详的企业,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,就是所谓的“改革开放2.0阶段”;

第三个10年,随着加入WTO,中国外贸大爆炸,中国制造出现在了世界的每个角落。一大批海外人才的归国,创办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,这是个大国崛起的年代,是“改革开放3.0阶段”;

第四个10年,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在世界经济浪潮中纵横捭阖,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,同时各类矛盾也有集中爆发之势,这10年是转型变革的年代,我将其称之为“改革开放4.0阶段”。

| 走进新时代 |

我们即将走进新一个10年,对于新时代,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希望,但又带着迷茫。我们如何在这个10年安身立命,找到人生的价值;如何把企业做好,为国家、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;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,将下一代培养成合格的世界公民,等等。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。我觉得需要思考一下几个问题,我归纳为五个观点:

第一,财富观。

国人聪明,勤奋,财商和犹太人无出左右,积累了不菲的财富,在高财商的另一面确是较弱的财富观。部分富裕阶层有了财富挥霍无度,追求自我享乐,攀比严重,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。对于成熟社会的富裕阶层来说,富裕阶层更应该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风向标,道德标准的垂范,不该是炫富、绯闻的焦点。从宏观经济学来看,人均GDP是衡量国家富裕的指标,我国的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但人均GDP不决定分配的平均,按照80/20原则,20%的富裕阶层掌握了社会80%的财务,所以这一阶层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社会的稳定很重要。


第二,管理观。

很多更多企业家把自己当成一个商人,始终把经营、毛利放在第一位,对管理的认识始终不够。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将长期处于长L型,低毛利时代将长期存在,管理的作用将凸显。管理对净利的贡献最多也就3%,但在困难的经营时期,3%是一根救命的稻草,所以管理是众多企业家需要补上的一门课。


第三,经营观。

中国历来是个人情大于制度的国家,再加上转型经济,关系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词语。很多中国企业的发展也是从某种关系诞生,然后依靠关系发展壮大。对于社会发展来说,制度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,互联网技术加速了这一进程,所以很多关系为王的企业家,在经营上需要狠下功夫,读懂宏观经济大势,构建核心竞争力,控制经营风险,才能在经营中无往不利。


第四,因果观。

组织行为中有归因理论,大部分人都有将成功归于内因,失败归于外因的思考模式。所以,对于政府、社会的各种批评不绝于耳,有些正确有些偏薄。狄更斯的《双城记》里有过“我们在最好的年代,也在最坏的年代”的语句,我认为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时代,看待宏观经济,更多从自身着眼,面对外界的各种机遇与挑战


第五,理念观。

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,所以我们国人有着优越的自豪感,但是中国文明始终带着农业文明的印迹。这种基因与工业文明的海洋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牛仔文化是不同的,有着开放度不够,进取心不足的天然缺陷。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有了融合的条件,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海纳百川,吸收全世界优秀的文化,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。


2019已来临,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里,希望大家能在这个水大鱼大的经济环境里,游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